各城皆设有都水监,最初的职责范围非常广,非沿海的内陆地区,川泽、湖泊、河渠,以及与水系相关的渡口,都归这一部门管理。
下辖舟楫、河渠二署,负责全国水利河道的管理与维护,承担疏浚沟渠、禁渔禁捕等事务。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还负责管理沿大运河向京都、东都,运送漕粮的事务。
上上任皇帝,仁宗在位期间,工、户两部爆发漕运之争。
工部认为与水相关的事务自古以来都是由都水监管辖,本就是工部之职。而户部负责管理全国疆土良田,户口财税,漕粮的征收调度、仓储运输,前后都是由户部一手操持。
双方的理由都很充份,各执一词,在朝堂上吵了大半年也难辩输赢。仁宗被搞得很头大,焦灼之际,当时的首辅提出一个建议,将漕运独立出来。
仁宗最终采取这一提议,从户部与工部各抽调一部分人手,成立了漕运司。
不过,漕运司落地之后,依然与都水监、河渠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雨季过后河道淤积,需要清理就得找河渠署批文,并派发渠工。
但由于河渠署底下的丁役也有限,哪哪都要用人,总有敢不上趟的时候。而漕运下边的堂口,也因此时常遇到货物都装上船了,但河道不通不便通行导致延误发船时间的事情。
一般货物也就算了,若是新鲜果蔬、米面油粮之类,那就麻烦了。
于是,各个堂口就开始自行招募渠工,只需向河渠署登记报备自己手下有多少名渠工,即可自行清理疏通河道。
演变至今,漕运各堂口养的渠工,比河渠署的丁役还多。
偃州多雨潮湿,每年有春秋两个雨季,忙不过来的时候,河渠署就会征用各堂口的渠工,对城中的给排水渠道进行修葺、补漏。
白帝城河渠总署专管这类事项的是总长,但真正将事务落到实处的便是督造许仕文。
接触多了,许仕文与秦合广这位江堂口主事,很自然就熟稔起来。
据秦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