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与无奈。
也有的人,在长久的饥饿与意志被消磨之后,这一顿顿饱餐,竟像是一种无形的腐蚀剂,让他们心中滋生出了彻底的奴性。
于是,竟有人不顾尊严地拍手叫好,甚至向着大澧的方向,高呼祝愿大澧皇帝万万岁。
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满是悲凉与荒诞,像是给使者奏响的奠歌。
一名书生背离着人群,走向了官府的外墙角。
他用石子,刻下了一篇视死如归的篇章。
【夫民族之气节,国之根本也。
若无骨气,似大厦无基,虽有华表,亦难久立。
当此之时,谄媚之风盛行,屈膝之态常见,众人皆失其刚正之气,唯知趋炎附势、苟且偷生。
如此纵国之疆域尚存,
然民无奋进之心,士无慷慨之志,军无勇毅之概。
朝堂之上,尽是阿谀奉承之徒;
市井之间,多为蝇营狗苟之辈。
譬如折翼之鸟,困于樊笼,虽欲高飞,却无力振翅。
国之未来,不过黄粱一梦,终成泡影耳。】
西汴皇宫之内,一片忙碌,众人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公主的和亲大礼。
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珍奇异宝堆积如山,皆是小皇帝为其姐姐远嫁澧朝所备的丰厚嫁妆。
小皇帝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容,眼神中却难掩一丝无奈与算计,他一口一个“皇姊”亲昵地唤着,声音在宫殿中回荡。
“皇姊,此番远嫁澧朝,切不可使小性儿。到了那澧朝,定要想尽办法博那澧朝皇帝的欢心,凡事能忍则忍,切不可因一时意气,坏了大事。”
“皇姊,如今西汴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实是经不起一丝一毫的动摇了。还望皇姊以大局为重,为西汴谋取几年的安稳。”
小皇帝的话语中,虽满是关切之辞,可那隐藏在背后的功利之心,却昭然若揭。
公主静静地伫立在一旁,一袭华美的嫁衣穿在她的身上,却难掩她眼中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