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张大帅雄心勃勃地创办了奉天军械厂,这便是东北兵工厂的前身。起初,厂子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枪械零件。但张大帅深知军工的重要性,不断投入资金扩充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东北兵工厂已经拥有数万名工人,厂区绵延数里,各种机器轰鸣声日夜不绝。这里不仅能生产步枪、机枪、火炮等常规武器,还能制造弹药、装甲车,甚至尝试研制飞机发动机。
为了留住人才,兵工厂建立了完善的员工福利体系。工人们不仅能拿到丰厚的薪水,还能享受免费的医疗、住房,厂里还修建了学校、电影院、图书馆等文化娱乐设施,让工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然而,日军侵华的战火无情地打破了这一切。1931年,随着一声巨响,日军占领了东北兵工厂。他们疯狂抢夺厂里的装备和资源,无数先进的机器设备被拆解运走,珍贵的技术资料被焚毁,大批工人被残忍杀害。
抗战结束后,兔子军队接手了这座饱经沧桑的兵工厂。虽然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厂区内满是断壁残垣,设备也大多损坏,但幸运的是,核心的生产技术和部分骨干工人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的东北兵工厂,就像一位伤痕累累却依然顽强的战士,等待着重新焕发生机。
江晨站在兵工厂大门前,望着斑驳的厂牌,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这座兵工厂重现往日辉煌,为国家打造出最强大的武器!”
第二天,江晨带着使命抵达东北兵工厂
“吱呀——”厚重的铁门推开,带起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门卫老汉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当瞥见他手中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时,浑浊的眼珠猛地瞪大:
“您...您就是陈司令举荐的江长官?”不等回答,老汉已扯着嗓子朝厂区内大喊:“张厂长!陈司令的人到了!”
厂区内,机器轰鸣声与金属撞击声交织成一片。
厂长陈峰擦着满手油污从一台老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