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厂内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车床的轰鸣声、锻造的锤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曲激昂的战歌。
江晨站在机床前,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冷风里结出一层白霜,但他握着操作杆的手却稳如磐石。
“江长官,合金钢温度到800度了!”王师傅扯着嗓子喊道。
江晨头也不回,双眼紧盯着旋转的车床:“上模!”随着他的命令,通红的合金钢坯被缓缓送入巨大的锻造模具中。技能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应力分布,他精准地调整着锻造参数,每一次锤击都恰到好处。
三天后,当第一个成型的发射筒被缓缓推出时,整个车间都安静了下来。这根深灰色的金属长筒泛着冷冽的光泽,表面光滑如镜,找不到一丝瑕疵。陈峰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筒身,惊叹道:“这玩意儿看着简单,没想到这么难搞!”
江晨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解释道:“原理和子弹发射类似,都是靠火药燃烧后的喷射气体反作用冲量提供飞行动能。但要保证精度和稳定性,对工艺要求极高。”他拿起卡尺,仔细测量着发射筒内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决了发射筒的问题,江晨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火箭炮弹的设计中。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各种参数在脑海中不断碰撞、融合。“尾翼是关键。”他喃喃自语,拿起粉笔在地面上快速画出草图,“六片矩形尾翼片,呈十字交叉排列,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飞行稳定性。”
“江长官,这尾翼的角度怎么确定?”李主任凑过来问道。
“我已经计算好了。”江晨指了指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每片尾翼的倾斜角度精确到0.1度,误差不能超过0.05度。”他转头看向众人,眼神坚定,“咱们的战士要拿着它去打坦克,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江晨的带领下,工人们日夜奋战。锻造车间的熔炉24小时不熄,装配台上的零件越堆越高。又经过三天的努力,第一枚完整的火箭炮弹终于诞生。它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弹头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