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厂里开党委会。
在会议的最后,杨伟提了一个临时议题。
他道,“这段时间李干同志非常辛苦,没办法,试飞队就剩下他一个能飞的。我琢磨了挺长时间了,有这么一个想法,大家讨论一下合适不合适。”
杨伟说道,“我看,是不是针对试飞员提出一项专门的补贴,按照飞行时间来计算。一来可以提高试飞员的积极性,二来嘛,也能改变我厂留不住试飞员的局面,这第三嘛,部队的同志工资的的确确太低了。”
“李干同志是正排级干部,工资还没有我们车间工人的高,这不妥。”
厂长立即点头说,“老杨说得对,试飞员的待遇是要改善改善了。除了部队发的工资,我们厂里完全可以提供一些专项补贴嘛。试飞员是高技术人员,价值千金,待遇总不能不如我们生产工人。”
“老杨,你具体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杨伟立即把设想提了出来,“我个人征求过李干同志的意见,他提了一个很实在的方案,原则是多劳多得,按飞行小时里计算补贴,比如飞一个小时给3到5块钱的补贴。这也符合我们按劳分配的大原则。”
各委员们纷纷发言,没有不同意的。
整整72架战机的出口订单能定下来,李干立了汗马功劳,给飞行补贴非常应该,再说了,现在厂里经费足得很,完全不用为钱发愁了。
即便是有个别人觉得不合适,也不会为了公家的钱去得罪那么年轻的一等功臣。
会议形成决定,针对试飞员提出了飞行补贴,每飞行一小时按 />
与会众人谁都想不到,他们单纯为改善本厂试飞员待遇的飞行补贴,会很快成为全军的标准。
吸引大批飞行员积极训练的、著名的“拉杆费”制度的雏形提前问世了。
试飞员是军人,军人也是人,有家庭、要生活,在当前的制度下,军人待遇低得可怜,义务兵月津贴区区8块钱。
哪怕像李干这样的正排级干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