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木头人,不言不语,不会打扰我们谈诗论词的。”
李旭特意加重了“谈诗论词”四个字,如果是成年人听了,无疑是一种明显的调侃。
可从这个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多少让司理理啼笑皆非。
她仔细盯着李旭的眼睛,发现这孩子长得确实俊美。
但这小家伙是真的单纯,还是故意装傻占便宜?
司理理试探了几句,李旭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让她也无可奈何,只好把两人请进房内。
“李公子,能否为我解释一下这句诗的意思?我不太明白。”
司理理自称小女子,虽略显勉强,但凭借专业素养迅速恢复自然。李旭对此颇觉新奇,作为成年人却以孩童之姿被少女视作同辈,甚至隐约试探,令他兴趣盎然。
“**姐,您是哪句不懂?”李旭沿用前世对年卿女性的惯称,倒也贴切。
“**姐?”这称呼让司理理稍愣,随即恢复平静,觉得并无不妥。
“哦,就是‘沧海明月珠有泪’。其余几句我都明白,像下一句‘蓝田日暖玉生烟’,因为蓝田玉矿在阳光下会有朦胧雾气,看起来像烟雾。但这句‘沧海明月珠有泪’我不太懂。”
司理理正色说道,不再卖弄风情,确实对这句存疑。她并非虚伪,向来爱诗,遇到佳作总会反复品味。
整首诗中的典故她大多了解,唯独这句“沧海明月珠有泪”,虽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却不知所指何意。
换了旁人,李旭或许难以回答,但李商隐的《锦瑟》广为人知,其中每句都已被解析透彻。他上辈子尤其喜爱此诗,对其含义早已铭记于心。
“哦,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古书,提到南海有鲛人,善织布又会落泪,泪水化为珍珠。”
“鲛人的泪珠圆润剔透,无瑕可寻,世人争相追逐。”
“那时许多人假装与鲛人相爱,待感情深厚便背弃承诺,鲛人每遇明月辄泣,泪珠如雨坠海。”
李旭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