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神秘的小公子。
“你们听说了吗?昨日那个地方出了个小公子,年纪卿卿便能作佳诗!”
“是那个《锦瑟》的作者?”
“没错没错!诗写得极妙!”
“可不是嘛,我还听说他不过十岁,容貌俊秀,谁见了都要多看几眼。”
“哈哈,我看你不是爱诗,而是倾心于人吧?”
“你胡说什么!他那么小,我只是欣赏他的才华罢了!”
“哦?看来你是真的对这位小公子动了情了?”
“哼,不理你们了!”
几位夫人低声笑着争论,即便那地方在她们眼里污浊不堪,但公子们的趣闻往往由那里传播开来,偶尔聊聊也不足为奇。
这次的话题不再是哪家公子出丑或夫婿醉酒,而是围绕那小公子如何英俊、诗作如何精妙展开。
“真不知他是哪家的孩子,竟让屏儿如此挂念。”
“你又提他!”
“嘻嘻,别恼啦,听说他是某位四品京官的小儿子呢。”
“四品?这倒是……你提这个做什么?”
夫人们的咸谈仅限于此,然而在男子圈子里,这话题远未结束。一石居,京都最繁华的酒楼,虽换了数任老板,但生意始终兴隆。这里向来流传着贵族子弟的奇闻轶事,如今有这样的大事,怎能不议论纷纷?
午时刚过,酒楼座无虚席,厅中商贾满座。酒至酣畅,有人开始吟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好诗啊,好诗!”
“贾老板懂什么诗,该不会是迷恋那二十四桥的美人了吧?”
“张老板莫要取笑,我虽读书不多,但这诗好坏还能分辨一二。”
“哦?那不妨说说,你觉得这诗妙在何处?”
“妙就妙在这‘玉人’二字的双关!据说此诗出自一个十岁的孩童之手,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同桌之人被他这番话惊得目瞪口呆,随后爆发出一阵笑声。这样的场景在大厅中屡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