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的文士同样不以为意,他的职责不过是筛选,眼前的这位公子看起来和那些穷酸书生完全不同,自然可以稍微放宽标准。
更何况,即便是那些书生,他也并非完全不留机会,大雁、毛笔之类的题目,其实并不难作诗。
归根结底,这些生活清贫、处境艰难的书生,见闻有限,积累不足,要在短短几步之内写出诗来,实属不易。
听完考核的题目,李旭嘴角微扬,迈步向园门内走去,每一步吟一句,顿时震撼全场。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四句诗吟毕,李旭已跨过园门,踏入庭院,赵高忠心跟随其后,主仆二人全然不顾门外的一众落魄书生。
他们虽未在意这些人,但这些书生既然敢来到这里,无论实力如何,总归对自己的才学抱有一定信心。
换言之,他们多少具备一些基础。
即便短时间内难以作诗,但判断一首诗好坏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时听见这位公子,嗓音清越地朗诵出这四句诗,起初众人并未太在意,但越回味,就越觉惊艳!
“啧,这首诗……”
“简直太……”
“惊艳!”
“对,就是惊艳!林兄,还是你一语中的!”
“一针见血算什么,连一首像样的诗我都写不出来。”
“唉,看来我真的是一无是处,这样的句子这辈子怕是想都别想写得出来!”
“感觉也就那样吧,这遣词造句也没什么特别的,当然我知道它勉强算合格,但真的有那么好吗?”
“合格?远远不止呢!”
“这首诗虽短,却描写了两个场景,都在这小小的门前展开。去年寻春偶遇佳人,余韵悠长;今年旧地重游,却不见伊人,再看桃花,心中惆怅。”
“好得很!最难得的是,这位小兄弟没把它写成叙事诗,而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