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的口诛笔伐。
一篇名为《从神域封赏看华夏创世之殇:好高骛远的空中楼阁!》的分析文章,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证了苏灿创世方式的“不切实际”和“注定失败”,并断言华夏将在七日之后,成为第一个被混沌彻底吞噬的国家。
另一位自称“创世理论研究者”的大V,更是发表长文,详细分析了苏灿“定义宇宙框架”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和浪费”,认为他是在用珍贵的国运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概念,而忽略了最根本的生存需求。
这些文章,配合着王明在直播间里的煽风点火,以及华夏光屏中那“毫无进展”的景象,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溃了许多华夏国民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
绝望、愤怒、不甘、甚至是对苏灿的怨恨……各种负面情绪在华夏社会中蔓延。
一些激进的网民甚至开始在网络上攻击苏灿的家人和曾经的商业伙伴,认为他们也应该为华夏的“失败”负责。
华夏国家创世小组的会议室内,气氛死寂得可怕。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绝望。
他们顶着来自高层和民间的巨大压力,却对苏灿的创世行为束手无策。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运在被苏灿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消耗着,却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难道……我们真的错了吗?”小组负责人,那位白发苍苍的物理学家,声音沙哑地自语,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迷茫。
此刻的华夏,仿佛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混沌末日的巨大压力之下,又面临着创世无望的绝境。
只有极少数,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几叶扁舟般,依旧对苏灿抱有一丝微弱的、近乎偏执的信任。
他们或许是苏灿曾经的崇拜者,或许是对华夏文明有着无比深厚情感的爱国者,或许只是单纯地不愿向绝望低头。
他们在网络上艰难地为苏灿辩护,却被淹没在汹涌的质疑和谩骂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