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站起身,说道:“臣目前还不得其要领,但是,可以试一试!”
朱由检也站起身:“朕只记得原料是石灰、黏土,还有石膏或者铁屑,关键是有个煅烧过程,卿家尽管去试,朕命工部全权配合……”
说到这里,他拍了拍脑门,继续道:“自即日起,卿家任工部左侍郎,专门负责研制水泥!”
宋应星大为感动,赶忙叩拜:“承蒙陛下圣恩,臣定不辱使命!”第2/2页)
“臣在分宜县学任教谕期间比较清闲,就有了著书的想法,于是将民间生产工艺整理成册,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以及《易经系辞》中的开物成务,然后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乃粒》、《乃服》、《彰施》……”
朱由检听的津津有味,王承恩则站在一旁,不停给二人斟茶。
眼见宋应星说起来就没完,于是轻轻咳嗽了一声。
大致意思是,你差不多得了啊,陛下召你进京肯定有事,你倒讲起来没完了!
宋应星感觉到有些异样,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太投入了。
他赶忙停下来,说道:“老臣君前失仪,请陛下……”
“哎!”
朱由检抬手打断,然后说道:“朕刚刚说的很清楚,今天就是想听你介绍天工开物这本书,你继续,王承恩,加点茶叶!”
“是!”
王承恩不敢再多事,亲自举着茶壶下去换茶叶。
宋应星猜来猜去,实在搞不懂,便直接问道:“陛下,您召臣前来,究竟想要问什么?只要臣知道的,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由检说道:“你记录了一百多项民间工艺,可曾听说过一种叫水泥的材料?”
宋应星琢磨了许久,最终摇摇头,说道:“臣孤陋寡闻,没听说过。”
朱由检解释道:“就是将石灰、黏土和一些材质混合在一起,遇水则凝,坚固如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宋应星若有所思,说道:“陛下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