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还是修改图纸的事,李卿家,你说说看,为何改不得?”
李建泰早有准备,当即说道:“回陛下,原图纸是工部起草,竟有户部、礼部核准,再由内阁票拟,最后呈交陛下御批,各中细节已经很做到尽可能完善,宋侍郎所进行的修改,几乎将原来的方案推倒重来,太冒进了!忠烈祠乃百年工程,臣不敢擅做主张!”
这时候,魏藻德说道:“启禀陛下,新的图纸确实太大胆了,那个水泥……臣等实在心里没底啊!”
宋应星立刻说道:“水泥之优点,实乃众多。其一,其造价远低于青石,能大幅节省朝廷开支;其二,水泥坚固耐用,不输青石,且更易于塑形,可大大增强建筑的稳定与美观;其三,水泥便于运输与储存,相较于青石,能显著减少运输成本与时间,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新事物之初,难免有所顾虑。然而,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我朝又何以进步?水泥技术,经臣等试验,效果斐然。若能在忠烈祠建造起到成效,下一步将推广天下,乃利国利民的之神器也!”
“微恳请陛下,允许忠烈祠工程尝试使用水泥,微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定不负陛下厚望!”
“陛下,宋侍郎所言不妥!”
李建泰赶忙道:“水泥刚刚研制出来,稳定性如何,根本无法确定,绝不能用忠烈祠来冒险!”
朱由检笑着问道:“朕以为,试试又何妨?毕竟成本低廉,还能缩短工期,即便后期真的出了问题,再改进就是了。正如宋卿家刚刚所言,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我朝又何以进步?”
李建泰神色大变,说道:“可是,忠烈祠这样的大工程,象征着我朝的门面,而今冒然使用新材料,倘若以后出了问题,该当如何是好啊?”
朱由检突然问道:“李卿家,你是不是还没有亲眼见过硬化后的水泥?”
李建泰愕然道:“臣,臣……还没来得及去看……”
“既然你看都没看,为何笃定水泥不堪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