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儿子,八个孙子孙女,给我娘二斤,你算算,三天之内准没。”
……
苏锦绣心里激动坏了,她从竹篓里拿出一包包糟子糕,“半斤一份,保证够称,就是没有网兜儿,姐妹几个不方便拿的话,我可以给送家门口去。”
瞧见是报纸包的,大伙儿并没有嫌弃,尤其那包装的四方形有棱有角,看着就利索。
一斤两斤的,个人就拿了,六斤那个需要苏锦绣给送过去。
刚好那家跟赵凤兰对门儿,赵凤兰带着小孙女跟着一起跟上。
最后一家给了钱,苏锦绣还剩下五斤半,她激动坏了,被赵凤兰喊家去喝水,并没拒绝。
赵凤兰笑着给她端了杯加了白糖的凉白开,“喝点儿,解解暑气。”
“凤兰姐,多亏了你。”
苏锦绣端着杯子,小口小口喝了大半。
就听赵凤兰又道:“天天卖应该没今天这么快,你打算做这个生意,最好再想点儿别的法子。”
从她说出“省城”这两个字的时候,苏锦绣就察觉到了赵凤兰的商业头脑,知道搞噱头。
她虚心求教,“凤兰姐,我才开始张罗,钱投进去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本儿。”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凭着一腔热血,这会儿说不紧张是假的。”
“开始我是计划着每个家属院、火车站、学校门口、电影院门口那些人多的地方,都去转转。”
“现在觉得吧,没底,你觉得呢?”
赵凤兰感觉苏锦绣也算有头脑,话赶话说到这儿,她倒还真有个建议。
“刚出炉的好吃,你看你代加工,收个手艺费咋样?到时候谁买就给谁做,不会担心卖不完浪费。”
“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出门转转,多跟人接触,说不定聊着聊着就有生意送手里了。”
似乎为了应景儿,她刚说完,之前买六斤的那位敲门过来,说是刚刚下楼给要好的姐妹送了两块,那家也想买一斤。
“还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