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住,不让她靠近凤蕊姐,因为凤蕊姐得的是麻疹,这是那时农村最常流行的传染病。
王大妗子只看了凤蕊姐一眼,泪水就顺着面颊流淌着,才半个月的时间,孩子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了,黄黄的面颊塌陷下去,嘴唇干裂,肯定还在发烧。
堂屋内,我姥姥、二姥姥、花妗子、王大妗子、广晴姨、我老娘坐在那里,沉默着。
显然,王妗子坐不住,看着我二姥姥说道:“娘来,我这走了才半个月吧,家里一大圈的人,孩子都成这样了,这还能活吗?”
广晴姨听到了话音里面的埋怨,急忙说道:“一个村上,十几个人发烧、出疹子,都是到乡卫生院抓药,都是吃的一样的药,都是这样看的。”
其实,不只是王大妗子,大家的心都是沉重的,两天前,村西头马家才两岁的闺女,就因为麻疹而不幸夭折。
在曾经的那个年代,因为出疹子落下残疾,甚或夭折,并不少见。
我老娘说道:“广存兄弟也发烧呢,两个人差不多同时病的。”
我老娘说的广存,是我二姥娘的三儿子,和我凤蕊姐同岁,此时也是两岁。
我二姥娘抹抹眼泪,说不出话。
我花妗子看着王大妗子说:“妹来,你也回来了,那咱就明天再到龙巩集乡医院看看去,南乡也有看这病的,不行咱就到县医院去。”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我老娘、广晴姨收拾好一辆独轮车,独轮车的两侧各放了一个条筐,左边筐里放着广存舅,右边筐里放着凤蕊姐,姐妹两个一个驾辕子,一个拉梢子,我花妗子、王妗子则跟在后面,踏着满街的泥泞向龙巩集卫生院赶去。
人和村的街道,因为是黄河泛滥带来的淤土,每到下大雨时,人走过两趟,街上便变得泥水泛滥、泥泞不堪,人走在上面滑滑叉叉,车辆更不好行走,走不几步,车轮便被泥土塞满,难以行走。好在到了公路上,路才好走了。
走了两个小时,刚到龙巩集卫生院,就有人打招呼:“花嫂子,家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