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也不想将内情公之于众,将实情瞒得好极了,底下人便只有猜了又猜,想了又想,抓耳挠腮得几乎走火入魔,这不,欢宜都将主意打到了行昭身上了...
“阿妩这可不知道。”行昭实话实说,转了转眼珠子,笑言:“内务府也没来凤仪殿请示丧礼规矩,想着也是按着定例来吧。前朝总有出了嫁没孩子的公主吧?”
像是说了什么。又实实在在什么也没说。
欢宜像淑妃,个性聪明。从行昭话里头捡到了这么一句“内务府都没来凤仪殿请示规矩...”,定例是定例,可有立就有破,前朝哪一个得宠的嫡公主是完完全全按照礼部的定例出嫁、封爵、再行葬的?得宠的就多加点荣宠,没宠的才一五一十地全照着定例活!
应邑是太后幼女,皇帝亲妹,身份都放在那里了,能有不得宠的?
可皇帝却不让方皇后插手,这就足以表明态度了。
甭管应邑长公主做了什么,只要结果是皇帝连面上的功夫也不想给她做了,这就能让人放下心来了。
欢宜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便笑盈盈地同行昭扯东扯西扯开了,“**月份的天气,去江南,哪儿还使得上扇子啊。老六非不听,干天干地把你给他绣的那个扇套让下头人弄好,非得带过去。是跟着黎大人办公务,本来就事急从简,他倒好,行李不多一柄象牙扇就占了一大块包袱,母妃是又气又笑。”
行昭不明白欢宜想说什么,抬头看了看小娘子的眼神,亮亮的眼眸里头像天上闪着的星辰,索性打着哈哈过去:“有些人更怕热,有些人更怕凉,往前就有叫花子大夏天的穿着棉袄守在临安侯府的门口,许是端王殿下怕热,离不得扇子?”见欢宜面色不对,赶紧岔开话头:“早听乐伎苑出了个名角叫段小衣,比柳文怜还好,是四皇子手把手教出来的?”
欢宜面上浮起笑来,嗔着行昭:“那倒比柳文怜还差些,是个新人,才十一二的年岁,唱思凡唱得好,又得了老四喜欢,是个能成气候的...”说着凤眼一勾,笑眯眯地凑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