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青阳镇,张氏、连蔓儿和连枝儿现在首饰铺前面下了车,连守信则带着五郎和小七去陆家的大杂货铺,那里有现成的铜火锅卖。
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进了首饰铺,掌柜的立刻就迎了上来。
“四太太、两位姑娘,这边坐,看看有啥看的入眼的?要是有稀罕的花样,在咱这铺里定做也行。咱这铺,都是足金足银,价格也实在,这做活的匠人一点都不比那县城、府城的差……”
掌柜的满脸陪笑地将她们娘儿三个招呼到后面的单间里坐下,随后就将铺里最好的金银首饰一盒盒地拿进来让她们挑。
今年手里的银钱充足,连蔓儿就打算着,她们娘儿三个要好好地添一些首饰。
“我就不添了,你们姐俩挑。”张氏就道。
连蔓儿先就挑了四个鎏金的银项圈、四个鎏金的银锁片,这是打算分给五郎、小七、连枝儿和她一人一套的。然后,连蔓儿又选了三对赤金耳环,这是她、连枝儿和张氏一人一对。接着,她又选了两对麻花对口贵妃银镯,两对蒜头福字银镯。这四对镯每只的重量都大概在一两左右,她自己和连枝儿一人两对。
接着连蔓儿又为自己和连枝儿挑了两根银簪,两只素面的赤金戒指。
最后,连蔓儿还为张氏挑了一根银簪,并向掌柜的定了一对泥鳅背的银镯。
“每个要二两的。”连蔓儿告诉掌柜的。
连蔓儿和连枝儿年纪还小,带太厚重的首饰并不好看,而张氏的年纪,是压得住重器的。这种重器,除了做首饰点缀之外,更是压箱底的积蓄。
挑好了首饰,连蔓儿就让掌柜的都拿盒装好,下晌的时候送到她家里去。这掌故自然了不得地答应了。
从首饰铺里出来,娘儿几个往陆家的杂货铺走,正路过一家卖皮裘的铺。
“那张羊皮不知道啥时候能熟出来,到时候皮袄的面,就用那个石青的缎。”张氏随口道。
“娘,干脆咱再买几张皮。”连蔓儿心中一动,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