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恐怖灵异 > 奇门一脉 > 第三十章 番外篇

第三十章 番外篇(1 / 5)

?

一九九八年农历七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整个芷江城。虽然在九八年这年全国有很多地方遭受了这一场百年难遇的洪灾,但在芷江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一九三一年与一九五四年的那两次洪灾虽然一样席卷了整个南方流域,但芷江城在前两次的洪灾当中却没有受到任何波及,因为当时在芷江的(氵舞)水河上有一座龙涎桥,今天称之为龙津桥。

而当时龙津桥的桥头则安放着两头一公一母的镇水犀牛,正因为有此格局,芷江城在几次洪水的袭击下,都安然无恙。

龙津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岁月,当时在(氵舞)水之上,还未建桥时,滔滔(氵舞)水,终年不断。以舟为渡的两岸百姓及商旅行人常常葬身鱼腹,那时候的沅州城(芷江城)里住着一个叫宽云的得道高僧,他算出河中有困龙作祟,以致百姓经常丧命在河中。

所以他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桥资金15000两白银、粮食11万石,在此修建了一座风雨桥,以用桥顶聚集天地之间的风雨力量,来锁住这条为祸人间的困龙。因桥墩建在河中这条困龙的脖子上,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涎,故名“龙涎风雨桥”,到后来又改为“龙津风雨桥。

但到万历三十年(1602年),一场山洪,将龙津风雨桥毁于一旦。明宗祯六年(1633年),驻沅州的云南都司佥书阮呈麟带头捐款,重修龙津风雨桥。没想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把大火又将龙津风雨桥化为灰烬。此后,复修、水毁、火烧、征战,一直是这座风雨桥的主旋律。

说来也怪,无论桥身如何被毁,那十四个桥墩却是纹丝不动,从宽云高僧让人把桥墩安放之后,无论是天灾*,这十四个桥墩一点毁坏的迹象都没有,而一些有道行的人,都认为这是宽云为了困住那条孽龙,所采用的双七之数。

平常的桥墩那肯定是对称均匀的,但矗立在(氵舞)水之上的这十四个桥墩没有一个是对称的,

最新小说: 上错坟,不小心把女鬼当成自己人 血之暗涌 诡案之下 华夏第一赏金猎人联盟 灾后物资成精,我靠封印囤货暴富 噬魂战神:末世重生录 原汁原味荒野求生他直播成网红 九叔这是我教的 末日:被困女生宿舍,女神卑躬屈膝 末日来临,我靠躺平成了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