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大桥默默贡献!
抗战初期,政府当局将龙津风雨桥上的廊、亭悉数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芷江机场是盟军的主要空军基地,而龙津风雨桥是大西南主要军需供给线。因此,机场和龙津桥成了日机的主要轰炸目标,最多的一天27架日机轮番轰炸。令人惊奇的是,龙津风雨桥在水灾、火灾面前显得脆弱,而在侵略者的炸弹面前则刚强不屈,任凭日机怎样狂轰滥炸,它却安然横卧在(氵舞)水之上。
抗日战争期间,日机多次来轰炸芷江,妄图炸毁芷江机场,炸断龙津桥。还有一些日本间谍特务,夜晚在日机来轰炸时,便乘乱给日机指示轰炸目标。
有一天夜晚,几架日机连续投放炸弹轰炸龙津桥,桥上又有特务用手电筒交叉打光指示目标。也真怪,日机的炸弹不是落在桥上的沙滩上,便是掉在桥下的河中,人们十分庆幸地说,那一定是神犀牛在保护大桥。突然大事不妙,日机投下的一颗炸弹从大桥的上空,直接落下,如果这颗炸弹一响,那么这座龙津桥就彻底完了。
人们焦急万分,心都悬到了半空,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正在人们担忧的时侯,突然大家看见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见呼的一声响,桥上沙滩上的犀牛一下窜起来,飞进了半空,说时迟,那时快,犀牛用头将那颗快要掉在大桥上的炸弹,一下顶住,使尽全身的力气,猛地一顶,便把那颗炸弹远远地顶开了,顶到离桥两里多远的景星寺下面的河中爆炸了,大桥安然无恙。这件事很多芷江人都看见了,多年以来,一直传说着。
可惜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群众性的大炼钢铁,处处冒烟,人人炼铁,芷江为了让钢铁元帅早日升帐,河中的铁犀牛便再劫难逃了,桥上面沙滩上的公犀牛被拉去炼了铁,桥下面的母犀牛见势不妙,连泪水都来不及流,便赶快逃身,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舞水河里涨了大水,几天后,河水退去,人们惊异地发现,那头母犀牛不见了,有人说,母犀牛跑了,顺着河水跑到洞庭湖去了。总之,母犀牛确实是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