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没想到李世民会来,一时难免有点紧张。
还好,到目前为止是成功的、顺利的。
铁,不仅是农耕生产工具的主要原料,更是军事上的重要利器。战场上,靠的是实力,而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武器。心怀远大目标的李世民当然知道这有多大价值。
而且,由林毅主持的炼铁,一定有非常之处,让李世民怎能不来。
李世民来的正时时候,不一会儿,第一炉钢炼好了。。。。。。
李世民的亲临,对于这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来说,即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紧张过后,大多是兴奋和自豪,干起活来格外认真。
看到一勺勺火红的钢水被浇成钢锭,李世民脸上不由得绽开了花,随即爽朗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吾大唐之幸也!有偿,重重的偿!”
。。。。。。
铁厂两台炉子参与者有一百多人(没办法,手工时代效率低。),林毅提出的方案是每人五两银子,关键工匠十两,张老三则最高,为二十两;总共七百多两银子。
奖励是必须的,就是要建立这种激励机制,才能激发人的能动性。但对于这么大面积给普通劳动者奖励,还是没有过的。这次,在林毅的倡导下,却实现了。
七百两银子,对于朝廷来说微不足道。然而,五两银子(按目前的价格大约可买五千公斤大米),对于底层的普通百姓而言,却相当可观了,相当于普通之家四、五年的口粮了。
物质奖励是一方面,精神奖励也很重要。
林毅始终没忘记给夏阳、小翠等脱籍的事,目前正是个机会。
于是,林毅找到长孙无忌。
“。。。。。。提倡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按照个人工作的量与质来确定其报酬的多少,让他们看到个人的收入与自己的贡献是正相关的,使他们明白个人的收入与铁厂的效益是紧密联系的。。。。。。。”
林毅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