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满四年。他在筹备符合礼制的正式巡幸,想到最值得先去的处所,洛阳首当其冲。他在争论的过程中,曾转过脸对仆射房玄龄说:“洛阳地处天下的中心,四面八方来这里朝拜供奉,路途远近较为均衡,我因此才考虑修建洛阳宫,想给天下百姓提供一些方便。”
洛阳宫建成后,李世民于贞观十一年(637)首次巡幸,正式加以命名,后来又两度驻跸这里,可见洛阳宫远非其他地方的行宫可比。
长安到洛阳,约八百多里。每次出行,都相当费力、麻烦,如能改善道路,意义非凡。
“可对商户收通行费。”在一次闲聊中说到此担心,林毅建议。
“噢!收费?岂不是要加重百姓负担?”李世民担忧道。
“只对商户收费,百不影响姓。而且路好了,效率提高了,反而会降低成本。”
长安到洛阳的商贸活动很活跃,路修好了,运输效率提高了,更有利于发展。收一点费,商人并不亏。
李世民想了一会儿,觉得有道理,便采纳了。
这个工程巨大,林毅让水泥厂抓紧提前准备,储备一定库存。
。。。。。。
之后,林毅就忙于筹备结婚之事。
公主出嫁,有相关的礼制,并非简单的一件事。
宫中早就在准备了,林毅这方到没多少事。按礼制,本来要新建公主府,林毅拒绝了,认为目前的府第已经够大、够气派的了,没必要重建。
做通清河公主的思想后,李世民也就同意了。不过,还是要按公主府的标准门列双戟,稍微修理了一下。
清河公主,本就不是刁蛮之人。再者,通过和林毅及周靖琪、夏子菁接触,觉得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和睦的家园,早已将自己溶入其中了。所以,很爽快就答应了。
这事,也不是她首创,早已有先例。
早年,李世民长女襄城公主出嫁时,就是如此。
据《新唐书》记载:“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