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全当此事不知,他们只想做好现在那些传承文明的事,天下如何,已无心去管。
对此,王旭当然是大为高兴,很快亲手书写一幅大匾,命人送到学曹高挂,总计十六个字。
“群贤汇集,华夏圣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学曹那些主事者,谁不是真正的老狐狸,哪里是真的不知道,只是他们大多饱经磨难,对天下局势都已经看透了,那些包袱早已卸下,因此才眼不见为尽,开开心心做好现在想做的事,喜欢上了在学曹默默为后人奉献的悠闲日子。
封王之事自此全在掌控之中,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
很快,曹操那边也传来回音,其派遣心腹亲自南下交涉,答应了交换条件,只是并没有书面的承诺,想来也是怕给荆州留下证据。
王旭当然也不可能给予任何书面的东西,同样命人以口头传信。
双方约定,不管曹操用什么方法,但必须让朝廷率先颁布榜文,发往天下所有地方,将消息公之于众,然后再遣心腹之人,持陛下的圣旨,在南阳边境交换曹洪。
这是唯一的办法!
进位之事,必须由朝廷发榜天下,如此才有意义,但如果王旭没能拿到圣旨,那么朝廷也随时可以收回册封。
因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彼此不会反悔。
若朝廷发榜各方后,王旭不肯交换曹洪,那么曹操随时可以迫使天子收回册封,若没有圣旨作为倚仗,他就无从辩驳。
反之,若曹操反悔,那么他也就换不到曹洪。
双方都有诚意,这个交易自然水到渠成。
短短大半月后,王旭进位为王的事,由朝廷遣使,以天子的名义送达各方,天下震动。
此间,田丰、张靖亲自率众,绑缚着曹洪去往南阳边境,与曹操派来的陈群、乐进交换圣旨。
双方各带数十随从,秘密交换,并未出现什么意外,顺利地各自返回。
此事除了极少数人知晓,连大多心腹重臣也不曾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