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玄幻奇幻 > 崇祯盛世 > 第0504章 徽州商帮

第0504章 徽州商帮(2 / 3)

西等“边商”固有的优势,给了地理上接近两淮、以徽商为主之“内商”进入利润丰厚的盐业经营的良机。

自此,留在西北边塞种粮食已失去经济上的意义,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纷纷来到运河沿岸的两淮食盐转运枢纽扬州,成为专业盐商。据记载。当年会集扬州的陕西商人不下500人,名声显赫者有“三原之梁。泾阳之张、郭,西安之申,潼关之张,(他们兼籍故土,实皆居扬”,这标志着一个冲出潼关、走向全国的陕西商帮开始成型。

正是在扬州,他们与蓄势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盐商狭路相逢了。

明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曾写道:(扬州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清代陕西文人也称“淮盐以西商为大宗”。较早研究中国商帮历史的现代日本学者藤井宏则指出,在明代,作为盐商的陕西商人,实力曾凌驾于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县、泾阳县、绥德州等地。

明代传奇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醒世恒言》中,有脍炙人口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面写到的富商孙富,便以寄居扬州的山陕商人为原型。同时期人撰写的各类文学或戏曲作品中,不时闪现山陕商人的影子,足见他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聚集扬州的陕西盐商,出于保护自身共同利益的需要,出资修建了陕西会馆,后来为了对付徽商的竞争,又与山西盐商合资共建山陕会馆。那时候,山陕商人实力仍然强横,徽商不时要从他们手中购买盐引。山陕会馆独自建在靠近运河的大东‘门’东关老街,而徽州及湖南、江西、岭南等商帮会馆,扎堆于兴市场小东‘门’一带,反映出商帮势力兴起先后的历史轨迹。

另一首明代《扬州竹枝词》唱道:“盐客连穑拥巨财,朱‘门’河下所藏生。乡音秦语并歙语,不问人名但问旗。”“秦语”就是陕西话,“歙语”即徽州话(歙县为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可见陕商、徽商,皆为扬州繁华商业主力军。据记载,当时两淮八大总盐商(即盐业公会领袖中,西商

最新小说: 谁让你招惹他了?他的徒弟全是大帝 被天道针对后,小师妹她杀疯了 如梦令雨疏风骤 气运词条,从九龙夺嫡开始 镜之局 修仙,我身边全是病娇 玩家降临,这个掌门我不当了 重生大燕,女帝悔哭了 大梦幻世歌 原神:我旅行者,反派系统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