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眉音原先就在菩萨跟前为二丫头起过誓,答应着月月去的,自然不能落下。”
聂氏撇了撇嘴,说道:“做妾做到她这份上,也真算是不得了了。寻常大户人家,哪有姨娘上寺里为全家进香祈福的呀?”
余氏放了茶盅,道:“你就是嘴巴子厉害。又没人不让你去,我与她亲姐妹一般,可从未把她当过妾,这等话莫再提了。倒是如今吏部调任令下发在即,你们老四若真想那个郎中位置,可得抓紧。”
聂氏忙道:“月初才向吏部尚书曾明方送了一千两银,这几日已筹了三千两,还有一对尺高的羊脂玉佛,正准备上右丞府去。到时还要请大嫂做个引路人。”
余氏沉吟了片刻:“一千两给曾明方?你们倒是大方。”
聂氏叹道:“能有什么办法?羊毛出在羊身上,来日到了任上,还怕赚不回这钱么?唉,实则我们我们老爷也没钱。不瞒大嫂说,这回我可是连我嫁妆银都拿出来了。如今就盼着征粮那事儿行得顺利,好歹能赚回些来。”说到此处,不由又压低声音凑近余氏:“我给大嫂也入了两股干股,介时您就等着银子上门罢!”
余氏淡淡嗯了声,道:“征粮官定了谁?”
“还未定。”聂氏道:“这定谁不都一样么?谁还不得给两府面子?”
余氏瞥她一眼:“想的倒简单!若是左丞罗士信的人领了这差事,你到时岂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聂氏一愣,神色顿时变幻起来。
这时候毓华在一旁扔了棋子,冷笑了一声,说道:“这还不容易,让咱们家去做这个征粮使不就成了么?”
余氏二人望过来,皆是疑惑不解。毓华道:“罗士信主战,外祖父与祖父主和,此番边关大捷,罗士信愈发得了圣上欢心,必然与我们家有些看不顺眼,咱们若是还不拿出些诚意来与圣上表忠心,接下来还不定如何呢!若是接下来这差事,一来可让圣上放心,二来也方便赚粮钱,岂不是一举两得?”
聂氏听毕怔了足有半日,而后啪地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