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嬷嬷闻言一笑:“奴婢到是听说这个伯爵家的嫡长子年幼的时候也是聪慧过人,五岁就能作诗,在京中曾经被捧吹过好一阵子,书迷们还喜欢看:。”
“你这么一说,我到是想起来了。只是后来怎么就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了。”孙氏来了兴趣。
常嬷嬷摇头笑了笑:“老夫人离京之后就很少关注京里的消息了,老奴到是从京中过来的一些夫人带来婆子那里听过一些传闻。这个方伯爵家的继夫人据说是个厉害的,嫁过来第二年便生了个儿子,之后便将那原配留下来的嫡长子娇惯着养。”
见孙氏挑眉,常嬷嬷接着道:“据说是对那嫡长子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竟是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好。当时方家的人还说那位新夫人贤惠,殊不知那好好的一个孩子就是这么被她给惯坏了。直到后来他长到十七岁,有一次为了与一个小官员家的公子争抢一个花娘,最后竟是将那小公子从三楼推了下来摔在了门前的拴马石上,当场毙命。”
孙氏自从到了山东青城县,除了刚开始的那几年会留意京城的一些消息,之后就渐渐没有心情去打听那些闲话了。因此这些话她倒是真不知道,听了不免惊奇。
“竟有这样的事?”
常嬷嬷点了点头:“说是本来皇上要治伯爵府的罪的,伯爵府的太夫人亲自去太后面前负荆请罪,太后念在年轻的时候同太夫人的情分才到皇上面前为伯爵府求情。最后皇上便只判了那位嫡长子一个流放,伯爵府便由那继室所生的儿子继承了。”
孙氏听完之后若有所悟。
常嬷嬷又趁机道:“老夫人若是明着打压二少爷,以后恐怕会被人诟病。还不如让二少爷去京城,那里没有二老爷和二夫人看着,二少爷要学坏还不简单?”
孙氏不由得拍案道:“这个主意好,这次就让璋哥儿去吧,瑞哥儿也去。另外……跟随他去京城的几个随从我得好好挑一挑。”
孙氏对这种事情能举一反三,与其等着王璋自己变坏,还不如她找人加以引导,这样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