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兴唐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圈地

第二百五十六章 圈地(1 / 6)

?

李敬玄有些不悦地说道:“非是为殿下所议两渠,此等之议,臣等绝不会让它通过。”

对名声二字,有的大臣看得淡,比如许敬宗李义府之流,或者所看重的不是李敬玄想的那种名声,只想低调做人,如戴至德、阎立本,还有的大臣同样“急功好利”,比如韦弘机。但有的大臣“自爱羽翼”,比如李敬玄。

将朝廷的钱撒给百姓,会立即同意的,用之于民嘛。可国库只有那么多收入,因此,只好节流。比如裁减皇家用费,比如节约朝廷不需要的支出等等。这类官员大多数是清流官员居多,也是朝堂上的主流。可是让他们为朝廷“挣钱”,一个个会退避三舍,因为是“与民争利”。这种思想冲突,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最为激烈。但王安石也是不对的,他的种种作为,不是开源,只是转换财富,一开始从富人身上,将钱转移到国库里,后来连老百姓也不放过。守旧大臣又缺少了气度,全盘予以否决。因此成了党争。

这一点,李威再三注意的,夺其利,给其利,也就是双赢。当然,任何一项决议下来,总会有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的利益又受到损害。如开设蕃市与互市,一些有力量走私的商人与一些贪墨官吏,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只能说是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不会受到伤害。还有,对大户人家,大商人,大地主这类“社会精英”,尽量不动或者少动他们的奶酪。

此中个节,就是一个利,因此李威不解释也不提,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孙稚否魏孝明帝免盐池税?”

这是一段有名的历史,北魏初对盐税是免税政策的,与唐朝差不多。民间没有得益,却让当地的豪强富户把持盐池,甚至为了哄抬盐价,刻意减少盐的产量。于是北魏调司盐都尉管理食盐,并且征税。然而盐商与富豪在朝堂中的力量很强大,以上古之制的名义,让此项策略再次罢除。然而前度弊复生,再设监盐官。反反复复,国伤民伤。到了大通元年,又有葛荣之乱,雍州刺史肖宝寅据州反叛,薛风贤起兵于正平,薛修

最新小说: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 边军悍卒 红楼:夜天子 大宋文豪 嫡子世无双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被赶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