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去年在九成宫,本来大哥要带他们狩猎,可让明崇俨这厮弄了一个祥瑞,打搅了。回到长安后,到骊山狩猎,又让父亲喊回去监国,然后两渠出现。
提起狩猎,李显心中不大有底。
“如果你不相信,或者我向父皇母后请求,以视察民生与水利为名,前往三门一行,然后到熊耳山狩猎如何?”
这大约行的,而且熊耳山更大,猎物更多。李显拍手称乐。
李贤则说道:“大哥得子,是喜事,我想求大哥一件事。”
“什么事?”对李贤只是警惕,但毕竟是兄弟,所以感化为主,李威不想玄武门事变再次上演。况且父亲越来越昏暗,不是早年的父亲了。母亲跃跃欲试,老二也不能掺合。
“久未见大哥之诗作,大哥,能不能作一首诗?”想观诗是假的,是示好的,至于是真示好假示好,不得而知。
“好啊,”李令月一下子从李威怀中跳下来,拍掌说道。
“小点声,”李威指着睡熟的儿子,李令月吐了吐舌头。毕竟十岁,也多少知道一些事理。
李威沉思了一下,以现在自己古文水平,也能作诗吟赋,不过不大好,即使写出来,也与以前写出的截若两人,所以不如不写。记得诗赋倒是很多,也不能一一引用的,比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这首词十分喜欢,可怎么引用?
看到满脸母爱的碧儿,忽然想到一首诗,说道:“我在丹水听到一个故事,可以改写成一首诗。”
裴雨荷立即亲自拿来纸笔,来到东宫时久,也没有看到太子写过什么诗赋。这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有可能后人不明白,唐朝人对诗的看重,宋朝人对词的看重,就象柳永,因为词写得好,所有粉头免费甚至倒贴陪宿,不是因为柳永长相好看,他扬名时,渐年老,又穷困潦倒,士大夫又对其鄙之。正是因为写了一手好词。
所以听到太子许多佳作流传出来,京城许多少女皆怀了春,杨敏立即改变态度。亦为此故。
磨好了墨,李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