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他的调研很有办法,不必事事躬身,这也是前世作为一个公务员,时常下乡检查工作得到的经验。
话不多说,转眼到了十二月,天寒地冻,行路困难,刘涣一筹莫展,疲乏地回到了长沙县,心中一直在计较——这般情况,该做些甚么?能做些甚么?要用甚么好的法子,才能让老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富裕起来?且不说富裕,一定要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希望,有干下去的冲劲才好……
魏伯得刘涣特殊照顾,早已将长沙县若干信息掌握完毕,他是老江湖,调研的方法更是另类,往往只需要找一群江湖人士喝一场酒,不仅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还能结交上新的朋友。
刘涣难免佩服他师父,暗道姜还是老的辣!
终于,到了腊月二十八日,满大街的年味越发浓厚起来,散乱出去的兄弟们也集结完毕,搓手搓脚地喝起小酒,你一言我一语,也没个具体的发言套路和系统,听得刘涣好不头大。可也没有办法,你叫一群“军人”去处理一件文官的政务,质量粗糙是在所难免的。
他经过分析,求同存异,将一切归纳起来。
一是由于水上交通和航海贸易的日益发达,荆湖南北、江南、淮南、两浙等地,都有大型的造船场,故而潭州造船也尤为发达,特别是巨舰的造船业,堪称时代之表率!
二是除造船业外。矿冶、制镜、丝织、造纸、制砚、制墨等手工行业都有起色,自然而然间。已然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某些特色优势,甚至出现了雇佣制手工作坊。
魏伯还专门提及长沙“三绝”——长沙人常自吒吾州有三绝。天下不可及。猫儿头笋,一枝重秤;黑潭取鱼,一网逾千斤;巨舰漕米,一载万石。这无疑是突出点,更是当地人习以为荣的事情。
三是历来对教育的重视与推崇,潭州境地文人辈出,骚客往来,其官学的发达尤为凸显,使潭州士子通过“进士制科”和“三学造补”走上仕途的人数多不胜数。就拿张敬夫所主讲的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来讲。天下闻名,不亚于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