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可成。”
这时,亲卫刘亮来报:“主公,外面有文武众臣求见,以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为首。”
审配笑道:“主公,配之所言如何?”
袁斌笑着点头道:“正南所言,确实不虚。快请大家进来。”
少时,众人进得大堂来,以参见主公之礼,对袁斌行礼。行罢礼后,各依主次坐好。
袁斌看着满堂文武,人才济济,心中欢畅无比,笑道:“斌何德何能,敢劳烦诸位相见。”
众人之中,文臣以田丰、沮授为尊,可惜二人现在青州;武将之中,自淳于琼死后,首推颜良、文丑。
颜良起身道:“主公何需太谦,审配先生已经告知我等,大将军生前也是属意主公。主公为人极有才华,也是众人亲眼目睹,如今河北之局势,混乱之极,唯有主公可以平定,因此我等斗胆,想请主公自称大将军之号,带领大家与曹操抗衡。”
袁斌推辞道:“抵抗曹操,乃我分内之事,义不容辞,但称‘大将军’之事,是否过于仓促?可先表奏朝廷,方可服众。”
文丑瞪着双眼,喊道:“主公不必如此,谁敢不服,且看某家之刀,是否锋利。”众人也极力相劝。
审配起身来到袁斌身边,对袁斌悄声道:“众人之所以跟随主公,一为报大将军生前之恩,保住河北基业;二为抵抗曹操,保全性命;三为自身富贵,主公若再推辞,冷罢众人心矣。”
袁斌听审配如此说,对众人道:“我袁斌不才,如今年已三旬,已是青州牧、讨逆将军之职,也算朝廷大员。承蒙大家推举,就称‘前将军’如何?若是以‘大将军’相称,则斌实不敢当。”
审配一边与众人一商量,一边向众人解释,如果以“大将军”之位相称,是公然与袁尚为敌,如如今河北之大敌乃是曹操,我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是,不应该在乎那些虚名。这样,大家方才应允。袁斌也放弃了“讨逆将军”的称号,以“前将军”自称。一下子从正五品,升到了正三品,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