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退得快,没几天就已经退到了召陵、淮阳、鹿邑一线,就在他们准备冲过这最后的一道防线回到自己的国家的时候,在此等候了几个月的向寿和任绪拦在了他们的面前。三晋无奈,只好与向寿和任绪硬拼。不过秦人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他们这些被人追的像狗儿一样的军队怎么会是秦人的对手,两番交战下来,三晋不但没有冲过任绪他们的封锁,还被任绪杀了三晋的两位将军。
楚人终于追来了。秦人一看楚人追了上来,立即退回到城里去,把那些三晋的人交给了楚人。楚国当然知道秦人想坐收渔利,但是现在已经是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两军一接触,立即陷入了混战当中。几番追杀,三晋终于退回到了自己地盘。不过他们的损失却是惨重的,十几万人,话下来的不到五万。三晋受到了重创,楚人也好不了多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楚人杀了三晋几万人,自已也损失颇大。当他们来到召陵、淮阳、鹿邑一线的时候都有些提心吊胆,生怕会受到秦人的攻击。以现在他们的力量,根本不能可打得过秦人、
就在他们心怀揣测之际,秦人派出使者向他们送来了议和书。议和书上大体写道:召陵、淮阳、鹿邑三城本是秦国与三晋相易而得,虽本为楚地,但已经为三晋所夺,秦国不会交出三城,但秦国并不想与楚交战,三城的事情可由两方商量解决,在接到大王的命令之前,秦人决不向楚人开战,请他们放心过去。楚人看了之后知道秦人不愿在这个时候与楚交恶。于是也很礼貌的表示也希望可以通过和平的方法解决双方矛盾,两方将军于是就地议合,写下了暂时互不攻击的盟书。
楚境战事基本结束而秦攻三晋的战事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首先是王林的十万铁骑横扫了上党全境。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秦军几乎没费什么事儿就夺得了上党郡的所有城池。有的韩将不愿投降,城中的百姓义军便把他梆了起来,献给王林。而那些当地的军队也不敢对秦军做出抵抗,只是胡乱的挥动几下兵器然后就集体投降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