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徙大开发折腾得差不多了,就连民间的最后一点潜力都被榨干了。
如果赵顼不是穿越为帝,并且控制了军队,这样的大移民大开发是不可能完成的。由此可见,人地矛盾是局部的,是相对的。脆弱的农业才是根源,交通不便才是根源。
“这也没有办法,官家毕竟太年轻了,我们只能竭尽所能为官家补漏洞了。其实,官家也有他的考虑。官家的眼界远比我们要远得多,我们总是忤逆官家也不好。皇权与相权之争,自唐起就越演越烈,朝堂之上的倾轧,受苦的还是底层百姓,但愿这次大选是一个终结点。”王安石安慰道。
“职方司的密报说,官家派出的十万印度远征军,没有向广东路各州要一粒粮食。”军部尚书熊本说道。
“哦,看来官家又是和上次一样,拿军备从交趾换粮食了。这样也好。”司马光心里也平静了一些。
从赵顼命令远征军从交趾换粮食,司马光知道了赵顼也认识到了大宋的粮荒危机。只是,交趾已经与占城、真腊打了两年仗,交易的粮食应该也不会很多。所以司马光心里也只是平静了一些而已。
“君实,别忘了,占城稻是从哪里来的。北方豪族之家大都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各级官府已经高价向他们收购了一些,南方百姓,装备了突火枪,打猎也积攒了一些肉食。沿海各地,出海打渔的百姓越来越多,远的已经到日本去打鱼了。从日本北海运来的海鱼一船接一船,这可比帮助日本开荒要划算的多。海卫军以捕鱼练兵,纵横海上,其中捕获的大鱼不知道有多少,基本上实现了军粮自给。如此算的话,东海与南海就是大宋的大粮仓,大宋的疆土面积等于增加了一倍。粮食的问题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只要连续三年,大宋不发生大规模的灾荒,粮食危机就能渡过。”王安石对大宋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交趾和占城两国都是大规模种植占城稻的国家,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好,算来,也是一个大粮仓。从交趾得到十万人的粮草,并非难事!后世的的东南亚、中国、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