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附和薛国观的,他前一次在诬告李信一案中站错了队,这一回打算当一把急先锋,好纳下这投名状,谁知皇帝哪壶不开提哪壶,居然直接将那次告状说城诬告,而他李曰辅当初正是提议之罪李信的积极分子,好在皇帝事后并有神就此事责任,只以刘宇亮在家养病收场,沒有波及到旁人。一众涉及诬告的官员,连熊开元都沒治罪。
此番,朱由检旧事重提,李曰辅能感觉到其中的森森寒意,是以吓的一缩脖子,投名状也不敢纳了。
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上一次他的确动摇了,也险些让自己亲手擢拔起來的骁将蒙冤,天幸真像昭彰,李信不管如何跋扈,此人对他朱由检对大明俱是一颗拳拳之心,这在后來孤军深入太原的行动中亦是验证过了的。
为此,他此后几次后怕,若是沒有那次蒙古鞑子进犯,忠臣岂不蒙冤?所以,这一回朱由检坚定的要做李信的后盾,任凭谁空口白牙,也别想治了他的罪。所以才又将上次的事抬了出來,还定性为诬告,为的就是堵那些叽叽喳喳的御史们的嘴,这一招果然如愿奏效了。
御史们和一些涉事的官员果然三缄其口,不再帮腔,但是薛国观却不怕,他行得正做得端,况且上次,他还是为李信说过几句话的,这一回便无所畏惧。
“熊开元的奏疏有假,杨大人德高望重,身为内阁大臣,他的话总不会有假吧?”
这一回薛国观索性也放开了手脚,将话都扯到了明面上。杨嗣昌出京他已经能明显的感觉到反对派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之前井陉一败之后尤为严重。现在杨嗣昌既然将火药和炮弹都装足了,自己也沒必要畏首畏尾,打他娘的便是。
其实,自打卢象升大败留用之后,杨嗣昌真正的对手只有孙承宗一人,此人复起自高阳,亦由李信为始,表面上看杨嗣昌打击的是李信,实际上真正要对付的是此人背后的孙承宗。
朱由检的面色更加难看了,他沒想到薛国观能把话说到这份上,而且还句句在理,杨嗣昌亦是他所信用的大臣,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