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冲击着张四知的承受力。且不论李信所言是否能够成真,单单敢于说出这种话的人便不简单。他忽然重新打量了一番,就好像第一次认识李信一般。张四知暗道自己还是看轻了李信,此子或许成就不仅于此,至于往后他不敢再想下去。
虽然大明朝历经二百余年,虽然已经千疮百孔,但谁都沒做好大明眼下就要亡国的准备。当然,张四知也不例外,所以大明不过十年而亡这话自李信口中说出之后,他既觉得这或许是天道使然,正如生老病死无人能抗拒一样,但同时亦震惊无比。
如果大明朝亡于流贼李自成之手,往后自己的子子孙孙,就连,就连紫禁城里的大明天子的子子孙孙,不都要奉其为君,践身为臣为民了吗?这个想法,让他一时间难以接受。毕生的忠君教育告诉他,若果真如此,便是伦常丧尽,不忠不孝之人,必将遭后人唾弃。这等结局比罢了他的官,夺了他的生命还要可怖,难以接受。
有那么一瞬间,张四知甚至在想,自己能否做那怀抱幼主投海殉节的陆秀夫,但紧接着他便醒悟过來,自己不是陆秀夫而紫禁城中那位天子,也不是襁褓中的孩子。
“这如何可能,我大明兵强马壮,人才辈出,虽然天灾人祸不断,却断不会亡在那大字不识一个的流贼手中…”
李信冷笑了,第一次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大明有你们这些忠臣孝子,如何不能?”
“你?”张四知本能的想否认,可话到嘴边,只能用右手徒然的指点着李信,却半句辩驳的话也吐不出口。
“勾结晋商倒卖粮食与建奴,哪怕天下百姓已经吗沒有粮食果腹。构陷忠良,不惜以丧师失地为代价……”看着李信一桩桩一件件的数落出來,张四知便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终于低下了他那须发皆白而又骄傲高贵的头颅。
“贪官污吏遍天下,高居庙堂的明公们,从來都只为一己私利而钻营。还有那东林党,所谓清流名士亦不过欺世盗名,党同伐异又有几人真正在意过这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