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六百九十章 三俊求见

第六百九十章 三俊求见(3 / 5)

郑三俊由此也对李信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命人将历年来关于李信的邸报都翻了出来,仔细研读一番这才发现,早在崇祯十二年此人就曾在山西搞过这种火力提水之法,甚至还被当地布政使参劾过违背自然有伤天和。对此,一贯刻薄寡恩的皇帝竟罕见的保持了沉默。郑三俊又马上翻看了秋季关于李信的邸报,这才赫然发现当年河北、河南、山西的大旱只有山西出产了粮食,而且还略有盈余上缴国库。

当然,杂音也并非没有,还是那个山西布政使,曾上书山西大旱不过太原知府谎报云云,因此地里才没有绝收。不过,郑三俊经过综合各地邸报里提及的山西情况,可以判断崇祯十二年的山西的确是大旱了。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以后,郑三俊又特地翻看了那个屡次参劾李信的布政使的简历,此人名为刘令誉,原是都察院右俭都御史,而都察院在崇祯十二年则是杨嗣昌的后院一般。其背后的争斗内幕,也就一目了然了。而李信在这种阻力重重的情况下,竟然能把事情办成了,可见其能力不俗。

这位南京户部尚书不禁连连咂舌,都说李信是个丘八武夫,若非这邸报上白纸黑字所写,谁又能相信这些举措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呢?这分明是一位之士能臣啊!而这等允文允武之人,放在两汉隋唐,那就是出将入相的材料。只可惜自宋以后便以文驭武,又抹杀了多少栋梁之材为国效力!

两个人骑马带着大批随扈赶往江滩,离着很远就能听到轰鸣怪叫之声,抬眼望去又见滚滚浓烟。其实郑三俊不止一次来这个工地了,但是由于没有巡抚衙门的准入许可竟屡次被三卫军的军卒拦阻,他提出自己是南京户部尚书一样被挡了驾。对此,他还盛赞三卫军军纪严明,不趋炎附势。其实哪里是这回事,若是本地百姓当然没人去观,若有南京的达官贵人过来,便会有专人拦堵,只为不使这些人为工程添堵增乱。由于三卫军被屡屡被地方文官掣肘整治,是以对这些人更没半分好感,执行起来也格外彻底,甚至还有矫枉勿纵的趋势。

最新小说: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替嫁太子妃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嫂嫂请住口,恶贯满盈不是我!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