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不能永远顶在关键位置,普通人的培养迫在眉睫;第二个原因就是保密,克利夫兰级轻巡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2节,在遍布渔船、各国货轮、军舰的远东海面,南海号训练时可以凭借速度甩开所有追踪者,让外界无法判断这艘军舰来自哪里。三十年的差距让这个时代没有一艘军舰能够威胁南海号。
与此同时,吕梁的海军也随之成立,一百名基因人军官为首,七百名普通士兵经过五个多月的学习、训练,已经具备了上舰的能力,但要想充分发挥战舰的威力还要经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毕竟他们原本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吕梁招募的士兵、工人全部都是平民阶层,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忠诚和纯洁性,在一张白纸上勾画总是要舒服些,不然以后难民出现内部的混乱。对这支新生的海军吕梁的要求很低,初次出海只要能安全回来就好。
基于基地和工厂离海边很近,海防工作也在军舰下水后完成布防。基地和港口附近修建了五座钢筋混凝土炮台,而且是覆盖式的半封闭炮台,而不是露天式炮台,防御能力强大。按照德国“大西洋壁垒”采用的铸造手段和火炮口径,一共安置了105mm岸防炮4门,155mm火炮2门,280mm口径岸防炮2门,这些采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技术的火炮在口径、射程和威力上全面超越这个时代的战列舰主炮,能够有力的保护基地和工业区。以前无畏时代标志性的君权级战列舰为例,其343毫米主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都不及二战标准的280mm岸防炮。新招募的五百名士兵主要负责后勤运输、炮台维护等工作,而火炮的操作则交给基因人士兵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