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后备军也大多由后备兵组成,而不是真正的陆军精锐。战斗进程让人大跌眼镜,作为俄军主力的第一集团军在三天内攻破了德军三道防线,自身损失超过五万人,而第十七后备军损失不超过一万人。
德国后备军和俄国常规军的碰撞中德国后备军胜出,完善的后备兵培养机制、悠久的普鲁士军队传统,使德国后备军也具备优秀的素质。反观俄军,即使是常备军、最精锐的第一集团军,士兵们接受的训练也不多,训练时间和射击训练量都不能让人满意。
实战中,骄傲自大的连年坎普夫派出一百五十多辆坦克加入步兵进攻序列,要知道俄国坦克数量并不亚于德国,虽然质量上存在问题,但这些坦克还是给马肯森的第十一后备军造成威胁。出发的150辆俄军坦克只有84辆成功投入战斗,接近一半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路上抛锚,缺乏完备的坦克修理机制,俄国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这些出现故障的坦克。
问题是第十七后备军中并没有坦克,他们是完完全全的步兵军,不但没有坦克,编制也不完整。德军大部分坦克都被装备到两个装甲军中,现在正和小毛奇将军一起穿越阿登森林,不过马肯森手里有七十多门反坦克炮,这是战前专门用来对抗俄军坦克而装备的。另外第十七后备军手里还有一部分反坦克地雷,也可以对俄军坦克造成杀伤。
俄军坦克出现在第十七后备军防线前时给德军士兵造成巨大的恐慌,好在普鲁士军人的素质让他们在恐慌中坚守岗位——即使坦克已经问世,大部分德国士兵还是没有见过这种战争机器。
德军的防线并不坚固,铁丝网不宽、壕沟不深,马肯森也不想在前几道防线上坚守不退。不过前线的士兵还是给他不小的惊喜,来自于华国的45毫米反坦克炮经过克虏伯公司的仿制修改后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俄军坦克不论是顶部装甲还是侧面装甲,都无法抵挡45毫米反坦克炮炮弹的穿透。发现自己的火炮可以轻易击毁俄军坦克后德军士兵士气大涨,第一波进攻的俄军扔下三十多辆坦克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