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有前途的。孩儿去马家族学读书争取好好表现,一旦能为马家做事,到时孩儿就有月钱了,就可以为家里出一份力了。”
“可你毕竟是读书人呀......”滕子杰的母亲说到这已经语带哽咽,抹着眼泪痛苦得不再说话。
“读书人难道只有科举一条路?以自己才学报效国家不止一条路,而且男子汉大丈夫为家人分忧也是义不容辞。娘,这个马千里很不简单。我仔细地向人打听过他的事迹,发现这个人真的是智勇双全、品德优良之人。而且冥冥中似乎还受上天庇佑,才能一次次化险为夷。跟着这样的人,孩儿的所学不怕没用武之地,也不怕不能出人头地。”滕子杰声音不大,态度恭敬,但语气却很坚定。
形势比人强,家里现在没有成年壮劳力支撑,在南京城里日子过得举步维艰。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现在寒门学子走科举之路是步履维艰甚至难于上青天了。考不上功名,那寒门的读书人一辈子就是个穷酸书生,百无一用呀,日子过得凄惨窘迫。那还真不如投靠马家父子,最起码自己的孩子有学问又有亲戚关系,以后他要过个衣食无忧的日子总不是问题。用一句后世的话总结:一千个美丽的未来,比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于是,在母亲的同意下,滕子杰报名参加了马家的族学,开始风度翩翩地向他名垂青史的人生道路走去。
马家族学第一期的学生总共三百三十九人,超乎马家父子预料,但仔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马家父子现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只要不是死心眼非要走科举这条路,跟着马家父子这对锦衣卫高官父子混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大明这个王朝发展到末期,不论文武官场几乎都是有家世有背景的才能进入得了的。商业虽然发达,但贪官污吏的盘剥,地痞恶霸的压榨,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入了马家族学以后给马家父子做做家丁、帮闲甚至是仆从什么的,都是不错的。这看起来富贵繁华至极的江南,升斗小民也是得挣扎求活呀。
位于谭家庄的马家族学的学院对这三百三十九位新入学的幼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