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说自然是充满惊奇甚至神秘。每人每月都有一笔生活费发下来,幼儿班是每月每人二十个小铜钱,少年班是每人每月三十个小铜钱。不仅免费供应吃住衣被,还每月发钱,哪个地方的族学有这样的福利,每人见过也没人听过。
路是水泥和石子铺成的混凝土路,虽然不是光滑如镜面但切也是平坦如桌面,它就像用一块完整石块铺成的一样。可上哪里找这么一块又宽又长且还有几个弯的石块?就算找到了,是怎么运来的呢?
这里的茅房是他们见过的最干净的茅房。用砖和水泥造的茅房外的屋顶上安着大水箱,水箱下面就是木制的固定的攀登台。每天都有专人爬上攀登台,操作台上的滑轮和吊绳把一桶桶水升上攀登台,再提起倒入水箱内。水满后,然后一拉水箱上一个把手,箱内的水就会沿着大铜皮管子流到便坑把里面的污物冲到化粪池里。这样的冲水每天有十二次,从早晨到黄昏,每个时辰一次。
每三天,学生们就要轮流把茅房里冲扫一遍,完毕后必须用生石灰洒遍里面。这还不算,里面一天到晚都点着粗大的香,既是熏蚊子也是驱臭味。可以说,马千里把他的洁癖发挥得淋漓尽致,足以让处女座甘拜下风。
这些学生里也是有去过豪门大户家的,可这样卫生整洁的茅房别说见过,连想都不敢想过。
学堂、宿舍和食堂的地都是抹了水泥的,学生们每天轮流打扫。每个班划分卫生责任区,每天有马千里的家丁组成的督查队检查卫生状况,每天对每个片区的卫生情况进行打分。每个月进行一次卫生评比,综合成绩最高的班奖励流动红旗和一些铜钱,综合成绩差的扣除一部分当月生活费。
学院里有去过勋贵之家的教书先生,都觉得马家族学的卫生状况力压那些勋贵之家,简直到了苛刻之极的地步。学生嘛,就是读书识字、学经典明道理呗。哪怕他们不去考科举,但也是读书人呀,花那么多时间去打扫卫生甚至还去冲扫茅房,简直是有辱斯文。于是不断有教书先生愤然辞职离去,好在江南读书人多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