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拉过来折断,哭号呼天。高洋又将点燃的薪柴掷入笼中,于是众人争先将薪火乱投笼内;烧杀了高浚、高涣之后,再填入石土。高浚时年三十,高涣时年二十六。乾明元年,高演下令收两人余骨安葬,只见皮发烧尽、尸色如炭,见者无不痛心。高欢过后觉得还不解恨,将高浚妃陆氏、高涣妃李氏分别婚配给自己的两个旧奴仆,仪同刘郁捷、刺史冯文洛,二人当时跟从高洋左右,分别领人诛杀高浚、高涣。数日后,高欢又以陆氏并不受高浚宠爱,令二人离绝。乾明元年,李氏因敕令准备还上党王府,先羞辱了盛装而来送别的冯文洛,后令左右杖打冯文洛一百,致其血肉模糊方才解恨。
穆氏生四子高淹。性格沉谨,以宽厚为时人称道。河清三年,死于晋阳,时年三十四。坊间传闻高淹被高湛用鸩酒毒死。
大尔朱氏生五子高浟、十三子高凝。河清三年三月,白子礼等数十人谋反,看中高浟的政绩与名望,想要劫持他作为主上。于是,诈称使者,径直到高浟府第;至内室,称高湛宣召,用刀逼着高浟上马,欲将他引向南殿。高浟大呼不从,于是遇害,时年三十二。高凝死于齐州刺史任上。
小尔朱氏生十子高湝。承光元年正月,高恒登基十日后,在逃亡路上决定禅位于大丞相高湝,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禅文及玺绂到冀州交给高湝。斛律孝卿回邺城,将禅文及玺绂献给周国。高湝与高孝珩召募到四万余人抗周,拒绝周国招降。二月,不敌宇文宪、杨坚大军,战败被擒。宇文宪道:“任城王,何苦至此?”高湝曰:“在下神武帝之子,兄弟十五人,唯我活到这宗庙社稷颠覆之际,今日死得其所,无愧列祖列宗。”宇文宪大为赞赏,归换了他的妻儿。快到邺城时,高湝大哭,跳马投地,血流满面。十月,有人诬告去年十二月降周的宜州刺史穆提婆将要起兵谋反,在长安的齐国宗室与其呼应。宇文邕不由申辩,赐高湝与高纬、高恒等同死,时年四十。高湝妃卢氏被赐给岐国公斛斯征,从此蓬首垢面,长期斋戒,不苟言笑。斛斯征放她出府,她便出家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