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传承到从琅琊到江左这三百多年来所凝释的自由之心时,顿觉舒畅至极。”
-
晓儿道:“魏晋以来,战乱纷纭,佛教兴起,薄葬从简,朝终夕殡,相尚以速,以致有些假死之人不得生。天监十年,侍中徐勉奏请宜悉依古,三日大敛。北周丧葬极简,甚至不允许立墓碑、石像。陆家自东汉末年以来,世为江东大族。凝哥,不知陆仆射丧事由谁主理?”
凝儿道:“由陆伯父之子辩惠兄主理。今日下午灵柩将迁入陆氏祖庙,晚间再次祭奠;明早出殡。你先与叔祖父去歇息,祖父也将从观中回来。晚间我还要去陆府,届时携你同去。”
-
……
-
-
一百、甲午年
唐第二帝李世民贞观八年,唐朝十七年
-
-
甲、百年大宅兴亡录
夏六月,蔚州灵丘城,我们坐在武灵大酒楼三楼,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的沙弥打开对面宅院大门,再转身从袖中拿出一张纸交给身后一位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仔细地看过后,从右边随从手中拿过一个包袱,打开,原来是一尊释迦牟尼佛金身小像。沙弥行合掌礼,双手接过小象,仔细包裹好,转身离去。我们深感怪异,召来一旁的小二问道:“那沙弥是何人?为何如此行事?”
小二道:“他是觉山寺灵通和尚,俗名石梵,也是对面石家大宅最后的主人。两年前,觉山寺镇寺之宝释迦牟尼佛金身像被盗,全寺上下外出找了近一年无半点消息。灵通和尚佛前发誓,愿将手中最后一张石宅地契交换佛像。那最后一张地契就是对面这座大宅院,是石梵曾祖兄弟二人封爵那年所建。石家盛极时,这方圆十里内都是他家的产业。您再看看我们这大酒楼,也是在当年的石宅紫东楼基础上改建的。灵通和尚重赏之下必有响应,今日正是双方约定交割之期。”
-
我们听后更是引发兴趣,找了几位知情实诚老者了解这石家盛衰始末,整理一番,简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