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当然不会想到,曹操是诱敌深入。所以曹操一边退,袁绍一边前进,很快,袁绍的补给线又开始拉长了!
七月份的时候,袁绍进驻阳武。八月份的时候,袁绍又向前推进,逼近官渡。沿着沙丘安营扎寨,东西绵延几十里。这就把曹操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曹操能怎么办呢?只能安营扎寨,和袁绍对峙。
战争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相持阶段。这一阶段,双方打得战斗没有,小的摩擦倒是时常发生。
首先是袁绍冲动的性格让他在军营之中捡起高楼堆起土山,居高临下的向着曹操大营中放箭,曹操的大军死伤惨重,所有的人只好把盾牌举在头上,并且一个个的胆战心惊。
于是在天空中曹操看见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所以曹操的这一方面也组织了强有力的反攻。曹操制作了“发石机”,可以把大块的石头像炮弹一样发射到袁绍军营里去,把袁绍的箭楼全部摧毁。
这在当时就要算是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袁绍军营里的士兵被吓得魂飞魄散,都说这种军事装备为“霹雳车”。
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工兵挖地道,准备偷袭曹操。曹操则挖壕沟来对付袁绍,又派了奇兵去奇袭袁绍的运粮车,这一次袁绍可第一次被人烤着玩啊。
虽然说最后曹操略沾了一点便宜,但是袁绍的主力并没有损失多少,所以两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我看中共党史的时候发现一个十分厉害的情况,虽然人们都说“任何国家、任何王朝的历史都是经过统治者修改过的”,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当时的领导人老陈、小陈、老秦、布劳恩(本来我还想称他为老李,但想想人家身为德国纳粹的成员还有胆量来中国共产党,实属不易,所以还是将他的姓氏写上吧)或者他们的手下也犯了袁绍那样的错误,毕竟计较一城一省的得失,没有意义。
相比于正面的试探,曹操和袁绍的小动作也是不断的,曹操正在官渡作战的同时,原来投降曹操的黄巾军将领刘辟在汝南背叛曹操投降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