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派遣刘备和刘辟会合,在许县周边骚扰,可是曹操清楚刘备的武功,也清楚刘备的势力大小,一个连英雄榜前六强(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这个排名的原因,我们会在第六本书中讲到,暂且保密)都没排上的人,怎么能够打得过自己手下的任何一员武将。
所以曹操派遣了自己的手下战将曹仁,草人当然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可以灭掉袁绍的机会,将刘备和刘辟打得落花流水,刘辟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最终被曹仁杀死。
刘备再次上演了以前的剧目,同样的不讲义气,同样的速度飞快。刘备如果换到现在,真可谓是刘翔一类的人物啦。
此刻,曹操想到了北方的乌桓,这家伙此刻真可谓是一枚“可利的棋子”(借用一下战国大名石田三成的名言)。曹军在南方,乌桓在北方,袁绍夹在中间,很容易形成腹背受敌的势头。
这样的平手战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尤其是看到手下的运粮军士每日的辛苦的运粮,曹操心也有不忍。所以曹操开始夸下海口,说十五日之内必将击破袁绍,不用大家如此的辛劳。
曹操也没有把握啊,毕竟这样的拉锯战(seesawgame)实在是太苦了,曹操不想再打下去了,袁绍的军队十分的厉害,速度也十分的快,所以曹操马上顶不住了。
可是荀彧在许昌发来书信,希望他再次坚持起来,因为袁绍阻碍统一的大势,已经将自己摆在了不利的一方面。袁绍倾巢而出,孤注一掷,这是铁了心要和您决一死战啊!他是绝不会善罢甘休,更绝不会半途而废的。现在的形式是以最弱对付最强的,如果不能战胜,就一定会被消灭干净,没有第三种可能。
荀彧的回信,最后一句话是非常有用的:“曹公啊曹公,成败就在此一举了!袁绍不过布衣之雄,明公却是神武明哲,何况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哪里有不成功的道理?”
贾诩更是主张曹操一定要打下去。他对曹操说:“明公的智慧超过袁绍,勇敢超过袁绍,用人超过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