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陈韶接到了一封信,罗曼·罗兰阁下请求再和陈韶见一面。陈韶写了回信,表示乐于和罗曼·罗兰阁下会面,一旦有了时间会尽快通知罗曼·罗兰阁下。
前往德国总参谋部的路上,陈韶考虑着回去的时候该怎么和母亲提及此事。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能带回去一套罗曼·罗兰先生的签名书籍。
想到这里,陈韶拿出笔记本。在并不平稳的车内记下,‘购买一套罗曼·罗兰先生的书’。
刚写完,就听同行的副团长说道:“小陈,德国总参谋部真的会与法国开战么?”
“只要有必胜的可能,德国就会开战。”
“世上还有必胜的事情?”副团长明显觉得陈韶这话太夸大。
陈韶觉得能理解副团长的怀疑,打完汉城战役,陈韶参加了不少国防大学的研讨会,才对战略有了更深的理解。就试探道:“战略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只有计算出正确的结果,战略才能胜利。区别就在于,怎么看待战略。”
在国防大学参加研讨会的时候,陈韶学到了一个词,‘战略眼光’。跟着那些军中大佬,是真的能学到东西。大佬们的视野之广阔深远,超出陈韶太多。通过跟着大佬学习,陈韶觉得自己终于能够从执行层面理解了母亲对未来的预测。
有了这样的进步,陈韶很想看看副团长的战略眼光到底是什么样的。出乎意料的是,副团长竟然不再提及此事,他一言不发的看着车窗外,居然就这么沉默了。
陈韶意外之余,也没办法追问。只能同样沉默着,盘算自己的事情。
到现在为止,母亲表现出的是异乎寻常的敏锐直觉。直觉之所以是直觉,在于直觉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对外人来说,属于要么信,要么不信。只有等到事情发生,才能判断直觉是否正确。
陈韶现在想明白了。只要是母亲所说的,自己其实已经信了。所谓的‘怀疑’,是因为陈韶自己没能力证明母亲的预言是正确的。陈韶怀疑的人其实不是母亲,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