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赐铁券、许其三代不降等袭爵,授检校大理寺左寺丞,许家中守孝三月后认事;又有朔原王氏子王结者,王氏长孙、王堪之孙、王合之子,其年幼不足承其祠,故封世袭锦衣卫千户。”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尔其钦哉!”
圣旨宣完,王凌以头抢地,高声道:“臣,王凌,叩谢天恩!”
王凌现在可以自称“臣”了,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天子亲封的朔原县伯爵、检校大理寺左寺丞,正儿经的正四品的朝廷大员。
这封圣旨就是对朔原王氏一门在此战当中的作为的最终定论了——大功于朝。
圣旨的前半段就不多说了,主要是说鞑靼是贻笑天下的小丑和作为君王一定要赏罚分明,后半部分则是对王氏的封赏。
王堪作为太宗朝之后壮烈殉国的最高级别的文帅,又是朔原王氏的家主,成了太宗朝之后唯一一个被封爵的文官,被追封为平远郡开国侯爵(平远侯)、追授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的头衔,同时还得到了文官谥号当中排名第二的美谥——文贞!
王堪的三个儿子也都被封为了将军,老大王合被封为了骠骑将军、老二王甹被封为了龙虎将军、老三王岚被封为了定国将军,都是正二品的武将荣勋(另有册封诏旨,未在上述圣旨中详细说明)。
同时为了保证朔原王氏这个忠烈的家族的延续,今上仿照太宗朝时期的旧例,秉承着“立嫡立长”的原则,特许王堪仅存的幺子——也就是王凌,降一等承袭王堪的爵位,被封为朔原县伯爵,并且赐予铁券、特许三代不降等袭爵,还授给了正五品的检校大理寺左寺丞的官职,除了爵禄之外还可以领一份官俸。
国朝的爵位体系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流爵、勋贵、宗室和诸侯/诸侯王四大体系,各自之间都有很大的区别。
国朝之初,朝堂之上以军功高者为贵,太祖和太宗两位皇帝一直秉持着“非军功不得封爵”的宗旨,严格的控制了封爵的数量,那时候,便是文官也有数人获得了封爵,最高的乃是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