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原县伯的牌子,守门的小吏也没敢捞油水,一行人出了门就直奔朔原县而去。
腊月的天空显得甚是湛蓝,空气里都是冷冽却又清新的气息,刚刚化冻的官道上带着泥水,马车的车轮碾过泥水,镶着蹄铁的马蹄此起彼伏的砸在官道上,溅起一片片的水花,改良过的马车行驶的四平稳,坐在车里的王凌的身子居然一丝晃动都没有。
这辆马车还是叶宁采买来的那辆,只不过被王凌用从仓库区里的一家汽修配件仓库里找到的钢制折叠弹簧和滚珠轴承零件改良过了,优良的避震系统赋予整架马车远超这个时代的优良性能,即便是泥泞的土地上,双马拖曳的车架也能轻快的日行百里。
这样的马车最适合长途远行时使用了,配合着大周优良的官道系统,轻轻松松的便能日行二百里之远(约合k),而且乘车的人还不累。
本来王凌是打算和王越等人一起骑马日夜兼程的赶路的,但是考虑到自己的骑术确实不如王越那样的精湛,而且还要将不少的东西带回朔原老家,王凌也果断的选择听从王越的建议——坐马车回朔原。
马车的周边围绕着以王越为首的部曲甲士,新一代的王氏部曲虽然数量很少,但却都是王越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每一个都是骑术上佳、习过军械用法的精壮。
国朝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设立了很多的养马户,这些养马户在国朝初期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军马和骑士,成为了国朝初年朝廷马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太宗皇帝五征漠北的辉煌胜利,曾经铁骑纵横天下的蒙兀人纷纷跪地乞降,成了“神威天可汗”暖脚的姬妾和养马的牧奴,帝国也拥有了更为低廉且更为广泛的马匹来源,内地的养马户们就不可避免的没落了。
虽然朝廷依旧会给这些养马户拨付经费,但是这笔经费却越来越少,由国初的六十万贯降到了现在的二十万贯,但养马户的数量却没有减少,甚至因为子嗣繁衍的原因,这笔日益减少的经费让养马户们已经快要养不起自己的孩子了,可是上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