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向刘备进谏“夺荆州”,忽然一阵紧促的脚步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路。
“主公,好消息!好消息!”
赵云振奋地闯进来,大声汇报道:“襄阳传讯,命主公即刻至襄阳府库领取军需。”
他将文书展示出来,呈递到刘备面前。
刘备凝了凝神,死死盯着帛书上的字迹,总觉得不真实。
“十万石粮食,两千具铠甲,三百匹战马,长矛、战戟、刀剑等兵器若干。”
“景升兄还准许我在南郡、章陵郡等地募兵,将新野守军增至万众。”
新野的常备守军,在三千人左右。一座小城,根本供养不了这么多军士。
只有在有战事的时候,刘表才会派遣援军,供刘备驱使。
而两千具铠甲和三百匹战马,足够训练出一支万人精兵。毕竟这年头诸侯的披甲率不足一成,能达到两三成都是一方霸主。
刘表号称荆州之主,实则麾下有很多自治的小诸侯,都是郡守级别,例如荆南四郡。
刘备投靠荆州,待遇也很不错,在新野有极大的自主权。他麾下的兵马,都是自己的私兵。
现在刘表给了这么大的支持,刘备简直受宠若惊,甚至怀疑起书信的真假。
“主公小心有诈,万一是蔡家的陷阱,贸然入襄阳岂不是很危险?”徐庶心神一紧,连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刘备仔细辨别印信,确认无误后松了一口气:
“景升兄还在,蔡家不可能在荆州一手遮天。昨日会面,景升兄的身体还没有糟糕到无法理事的地步。”
诸葛亮和徐庶钻研着襄阳的通告,总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刘表一下子释怀,不忌惮新野做大了?
二人面面相觑,想想都觉得奇怪。只有刘备若有所思,推断道:
“莫非是蒯伯重?”
诸葛亮露出震撼的神态,紧紧望着刘备:
“主公见过他?什么时候见的?”
刘备回忆了一番,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