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钧人物超拔,奇货可居。
他的婚事,自然为襄阳百姓津津乐道。
蒯家在荆州是顶级的豪门高族,甚至压制了蔡家一头。
蔡家铤而走险推动刘琮继位,正是为了走在蒯家前面。
蒯钧和端谨儒雅的父亲、叔父不同,他从小就有很多趣闻,为人落拓不羁,亲近寒门、庶民。
在士族子弟中,他是相当地叛逆,是不服管教的典范。
“听说了吗?荆楚小郎君蒯伯重要成亲了,一晃都数年过去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算算时间,他也到成婚的年纪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和蒯家联姻的,可是南郡太守郭永之女。”
“那双十年华,还未嫁出去的郭女王?郭府君可是把女儿害惨了……”
襄阳百姓喜不自胜,容光焕发。他们谈起八卦来,越来越离谱,口无遮拦。
“听说荆楚小郎君喜欢浣衣少女,还曾画了一幅捣衣图,在襄阳文玩古市上流传。我远远看见过,溪水载着桃花空游,映着少女稚气未脱的简影,真是美妙极了。”
“巧了,郭氏也善书画,精妙无双。她曾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江河地形。郭府君摆在堂上示客,往来者皆赞不绝口。曾有人进言,一般人家根本镇不住山河之气,劝说郭府君取下来。”
“……”
不只是百姓们津津乐道,一些寒门读书人也加入了讨论。
黄月英闻言,只觉得有趣,善心悦目。
她受姨母所托,正要前去拜访郭氏。
不管好的、坏的风评,黄月英都没有往心里去,只觉得是人间的一种调味剂罢了。
诸葛亮和蒯钧是同窗,她自然也见过那个眼睛清亮有神的男子,仿佛不属于当世,灵魂不知在何处安了家。
当时黄月英便好奇地和诸葛亮探讨,不知什么样的女子,能够配得上这样无双的男儿。
诸葛亮简单地回了一句:“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