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生源负责。’”
省长办公室,王鸿涛拿着电话说:“马部长,大势所趋,确实没办法变通,口子一旦放开,长安的教改就失败了,这个责任我承担不起,希望您理解。”
“鸿涛省长,部里对民办转公办的指导意见是循序渐进,咱们没必要下这么重的猛药,总要给他们缓冲的过程,培华中学可以转公办,毕竟这是大势所趋,能不能给他们三年的时间把后续的事情安排好。”
“马部长,长安市正在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民转公涉及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会充分考虑。这样吧,培华中学我会重点关注,在政府收购的过程中尽可能把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好吧,那就感谢鸿涛省长了,等你回京的时候咱们坐一坐。”
挂了电话,马部长对身边的培华集团负责人说:“你也听到了,教改是国家大势所趋,长安市只是先行一步,不是谁可以阻挡的。跟你说实话吧,长安的教改部里在重点关注,甚至主要领导们都在看长安取得的实效,下一步必然是全国性的教改,民转公是必经之路,民办教育的阵痛无可避免,我建议你们集团还是提早谋划,转型吧!王鸿涛既然答应了我,想必不会让你们吃亏,他这个人说一不二,答应的就会做到,有着超强的执行力。所以,长安的教改避无可避,在政策面前,企业是渺小的,如果你去和他硬碰,结果必然是头破血流,这个人后面很硬的!”
“部长,我们的损失太大了!培华中学当初耗资几个亿,在秦省各市还有几个分校,您知道的,创办这些学校有多么的不容易,即使按照市价收购校舍,隐性的损失也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民转公后,教培行业也不允许开办,我们无路可走!”
“马总,大势所趋,恕我无能为力,这个人我拿不下!”
这几天,王鸿涛接到了无数个电话,无一不是身份显赫,都是来求情的,目的当然是想让某些私立学校说情,让他们继续开办,都被王鸿涛拒绝了,但都向他们保证会保障企业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