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快速拉起一支数量较大的队伍去执行保家卫国的任务。
第2/2页)
另外就是这些受到过军事训练的青壮完全可以在军队需要扩军的时候加入进去,刚加入就有一定的军事技能储备,会降低军队的训练成本,减少需要的时间。
所以兰芳的军事体系就是以主力军、治安警务人员和农庄自卫队这三个团体组成,且必要情况下,后面两个团体都可以转变为主力军参加战争。
嘉定事件和马尼拉之战以后,赵学宁得到了十八万左右的华人人口,这些人成功编组之后,又能建设很多的农庄。
后面白宫算了一笔账,认为可以适量的抽调一些成熟农庄内的青壮入伍,这些新加入的人口用不了多久就能填补征兵带来的生产空缺。
于是赵学宁就正式启动了第四兵团和第五兵团的组建任务。
因为招募的青壮大部分都是接受过一些正规军事训练的,都不是军事小白,所以第四兵团的组建很顺利,第五兵团的组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两个新兵团的组建将以前面几个老兵团中的优秀老兵、士官为基础,让这些老兵团的优秀老兵、士官前往新兵团担任更高职位的军官,提拔他们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带动新兵团的训练和战斗力。
这种老带新模式可以最快的让新兵团形成战斗力。
新兵团成立初期肯定不会执行正儿八经的军事任务,但是驻防任务还是可以执行起来的。
一边执行驻防任务,一边进行新兵训练,如此,就能解放其余两个主力兵团的战斗力。
因为国家建立之初还是打过几场大战的,某些地区情况不是很稳定,比如铜州,所以赵学宁就会安排主力部队在当地驻防,建立驻军大营,协助行政人员办理一些行政人员不好办理的事务。
至少需要等到当地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农庄和农庄自卫队之后,主力作战人员的治安任务才会结束,回归到军事备战状态之中。
目前,整个兰芳有好几个驻军大营,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