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的人,可以添加如下理由:贾宝玉身上可能有作者的影子,只有弘暟那样的人,才会像宝玉那样整天混迹于众多女孩、女人之间。
“除上述两种说法外,还有好几十种说法。说法之一是:作者是扶海人冒辟疆。
“我支持如下说法:《红楼梦》的原创者不止一人,很可能是两人以上,曹雪芹只是原稿整理者,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这项工作。我支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其一,红楼梦中人物多达400多人,这是很不正常的。只有出自多人之手,才可能出现如此多的人物。其二,故事中的线索太多且有杂乱之感。其三,人物、故事情节有众多自相矛盾之处。曹雪芹在整理时,很可能已删除了某些线索与人物,纠正了不少自相矛盾之处。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全部书稿均出自一人之手,有必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吗?”
接着程老师开始介绍人们对此书的评价:
“清代脂砚斋《红楼梦旨义》说:‘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近代诗人黄遵宪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
“现代红学家周汝昌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1981年的法国《快报周刊》曾称‘《红楼梦》是“宇宙性的杰作”。’
“我想问:对此书,同学们是否有负面的评价?”
鸦雀无声。
沉寂需要打破。性情活泼,不喜沉寂的符飞飞说:“人物这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此复杂,读这小说时,我既记不住太多的人物,又理不清许多人物关系。”
谈振道:“既然这书是了不起的名著,我想问,阅读这本小说,对读者有何益处?对社会进步有何益处?”
于志远说:“难以理解,这本叙述‘闺中之事’的小说,居然获得如此名声。我读初中时,喜欢看《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