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心中早有打算,他希望通过让几位心腹见识到李长歌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行,逐步消除对于储君之位的争议。身为玄武门事变的亲身经历者和策划者,李二深深明白权力斗争的残酷与痛苦,因此在涉及家事国事的问题上,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慎重。
他警示众人:“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必须清楚!目前要尽量保持低调,能压多久就压多久,在做好万全准备、扫清一切障碍之前,无论是土豆红薯的推广还是科举改革等公事,都应以平常心对待,不得将家事与公事混为一谈。”
“尤其关于朕的家事,任何人不得走漏半点风声,以免扩大影响!”李二此刻的语气已变得严厉无比,“若因你们的疏忽或不慎,导致歌儿受到任何伤害,朕必将严惩不贷!而且,将来在史书之上,你们也将背负万古骂名!听明白了么?!”
但令人惊讶的是,魏征、房玄晦等人并未显露出惊恐之色。
因为从这一刻起,李长歌的一切事务在他们心中已升至最高等级,整个大唐帝国将不会再有任何事情比这更为重要。正如李二所言,在他们看来,李长歌的才华与品行一旦有所闪失,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损失。对于他们而言,对于李二来说,李长歌的存在就是无比重要的基石。
……
杜如晦家中后院内,茶几上摆着几坛上好的美酒……
此刻,魏征与房玄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两人怒视着杜如晦,责问道:“克明,当年我们共同参与玄武门事变,是过命的交情。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独自隐瞒至今?”
“克明,我魏某虽然不善言辞,平日待你也是真心实意,为何这样的大事你会对我们保密?”
杜如晦无奈地苦笑,“你们难道没听见陛下刚才说的话吗?殿下的事情如今在陛下心中有多重要,陛下的封口令可是严苛到了极点。”
“今日之事纯属意外……”
杜如晦话音未落,魏征和房玄龄再次质问:“那你今天又为何要说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