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如实道“学生确实有此想法,但能识字,能懂礼,学生愿意。”
老夫子扭头看了他一眼,道“你就不觉得烦躁?”
清欢想了想,道“偶尔有这样的感觉,但学生能克制。”
老夫子嘴角抽了抽,学生太聪慧,让他失去了很多教学的乐趣,道“《礼记》四十九篇,其根本目的不是这些繁琐的礼节,而是为了正身!”
清欢一愣“老师,什么是“正身”?”
老夫子笑着道“之所以觉得繁琐,觉得烦躁,正是因为沉不下心,心浮躁了……繁琐的礼节,就是为了束缚住你的“身”,以便束缚你的“心”!
普通人心思杂乱,所以身体言语也是歪歪扭扭的,束缚住身体,让身正了,心也就随之正了!
心正了,就没有那么多杂乱的心思,才能专心做好当下的事!
专注的做好手头上的事,不乱冒小心思,不开小差,全身心投入,这叫“意诚”!
正心诚意,学习的效率才会突飞猛进!”
清欢若有所思,片刻后点头,道“不管做什么事,一旦入了迷,沉浸进去,都会很了不得!”
老夫子哈哈大笑,道“你懂这个理就更好了,儒家的核心在“学”,但天下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全部学完。
而且学的越多,越杂乱,也就越难以精通,所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就在“正心诚意”!
这也是儒家能“学”,好“学”,多“学”,精“学”的核心窍门!”
清欢弯腰道“学生记下了。”
老夫子笑着道“等你学完《礼记》,你就能体悟到了。”
……
《礼记》的繁琐跟细致,远超想象,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大到一个国家的祭祀典礼,都记载着严格的要求。
这是从个人层面的“正身”,拓展到一国层面的“正国”……很多得位不正的皇帝,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正”,往往都会严苛的按照《礼记》行动。